同升国际s8s.com_s8s同升国际_同升娱乐官网

中职护理专业20级人才培养方案

2021-08-28 18:30:01 bsvts.com 286

 

中职护理专业20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护理

专业代码:720201

二、入学要求

  初、高中或相当于初、高中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1.各级各类医院的护理工作。

2.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护理、康复护理、保健护理工作。

3.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4.其他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

5.自主创业。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礼仪修养。具有护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可以从事临床护理、临床教学、护理管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等工作的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护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

     1.能力目标

(1)具备护理学的基本技能、基本操作、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并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

(2)具备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的基本能力。

(3)具备获取新知识,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适应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

(4)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5)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6)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规定要求。

     2.知识目标

(1)具备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和法律知识。

(2)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

(3)掌握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知识。

(4)掌握一定的相关伦理学及心理学知识。

(5)掌握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

(6)熟悉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

(7)了解护理学的学科发展动态。

      3.素质目标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树立遵纪守法、遵章守纪的法制观念。

(3)具有较强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4)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身心健康,具有良好心理调控能力,具有积极的情感、意志、性格,良好的体验感觉,正确地对待成功与挫折,平和、理智、坚韧的待人处事的生活态度。

(6)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尊重和爱护护理对象。

(7)具有诚实守信、严谨慎独的工作态度和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

(8)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9)具有从事护理职业安全防范意识,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4.岗位资格目标

取得执业护士资格证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治、学习筑梦、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军事理论与军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职业素养、英语、语文、数学、化学、物理、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艺术课、军事理论与军训、历史、中华优秀传统序文化

(二)专业课程

    本专业开设35门课程,总学时为1944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852学时,占43.83%;专业技能课1092学时,占56.17%;跟岗实习960学时,占49.38%;。

    其中,理论教学时数为1274学时,占总学时比例65.53%;实习实训教学时数为1020学时,占总学时比例52.47%。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附表一:

            中职护理专业20级教学进程表

序号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

考核方式

学分

教学时数分配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总学

时数

理论

学时

实践学时

1

2

3

4

5-6

16  

18  

18 

15+3 

32

1

公共基础课

职业道德与法律

110000501

必修

2

32

32

0

2




跟岗 实习

2

哲学与人生

110000502

必修

2

36

36

0


2



3

职业素养

110000513

必修

1

16

8

8

8/2




4

英语

110000504

必修

8

140

98

42

2

2

2

2

5

语文

110000505

必修

8

140

98

42

2

2

2

2

6

数学

110000606

必修

8

140

130

10

2

2

2

2

7

体育与健康

110000509

必修

6

104

20

84

2

2

2


8

信息技术

110000510

必修

6

104

40

64

2

2

2


9

艺术课

110000511

必修

2

36

16

20




2

10

军事理论与军训

110000512

必修

2

36

36

0

2




11


化学

110000507

必修

1

32

30

2

2




12

物理

110000508

必修

1

18

16

2



2/9


13

历史

110000514

必修

1

18

16

2



9/2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10000515

必修

2

32

16

16

2






小计




50

852

554

298

15

12

12

8

1

专业技能课程

正常人体学基础1

111060101

必修

5

96

68

28

6




2

护理概论

111060105

必修

2

32

30

2

2




3

护理礼仪

111060107

必修

2

32

24

8

2




4

正常人体学基础2

1110601011

必修

4

54

28

26


4/2



5

免疫及病原

微生物学

111060103

必修

2

36

30

6


2



6

药理学

111060104

必修

4

72

60

12


4



7

组织胚胎与病理学

1110601081

必修

4

54

28

26


2/4



8

健康评估

111060111

必修

4

72

42

30


4



9

护理心理学

111060109

必修

1

16

14

2




2/9

10

护理技术

111060201

必修

8

108

84

24



6


11

临床护理

(内科护理学)

111060202

必修

6

108

92

16



6


12

临床护理

(妇科护理学)

111060204

必修

4

72

60

12



4


13

临床护理

(外科护理学)

111060203

必修

5

90

80

10




6

14

临床护理

(儿科护理学)

111060205

必修

4

60

50

10




4

15

综合能力训练(一) 

护理技能

111060201

必修

7

120

0

120




8

16

综合能力训练(二)

护理礼仪

111060202

必修

1

16

0

16




9/2



小计




65

1092

720

358

12 

16 

16 

20

1

选修课

人际沟通

111060804

讲座


0.5







2

职业防护

111060805

讲座


0.5







3

生命教育

111060806

讲座


0.5








4

性教育

111060807

讲座


0.5








小计






2








960

合计






117

1944

1274

656

28

28

28

28

960

 

附表二:

                 护理专业20级实践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周数

学时

按学期分配周数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职业技能

1

临床见习

111060401

1

1.5

45




1.5



2

综合技能大赛

111060402

1

0.5

15




0.5



职业综合

1

跟岗实习

111060601

12

32

960





20

12

2

毕业设计

(含答辨)

111060602

3

1

30






1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把双师型教师培养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手段,完成了对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通过开展说课、讲课、优质课、精品课评比等活动,培养出专业骨干教师,并将成绩优秀和教学及管理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培养成为专业带头人。
    目前本系有专职教师40人,兼职教师4人,双师型教师21人,骨干教师7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

2.专任教师

    教师团队均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和医学相关职业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护理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护理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能够保证每5年累计不少于六个月的行业医院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现具有专业带头人 1人,具有副主任护师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护理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和我系校企合作医院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科教研工作能力强,建设以人文护理为特色的引领型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相关护理服务产业教育和培训基地,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主要从白山市内各大医院聘任,兼职教师共18名。医院教师具有本行业至少5年工作经验,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能够熟练的完成护理技能操作,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有副主任护师及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设施

    配备黑(白)版、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设施

(1)基础护理实训室:

基础护理实训室有13间、60个护理单元、总占地面积为2000m2,学生人均占地面积为5.3m2以上。现有设备病床60张、多功能病床20张、全功能护理模拟人60具、鼻饲模型20套导尿及灌肠模型20套、给药模型20套、洗头车10台等,实训设备项目齐全,数量够用,可以满足课程所需的所有技能操作。

(2)专项护理实训室:

    专科护理实训室共有13间,总占地面积为2000m2,学生人均占地面积为5.3 m2以上。设有手术室1间、重症监护室1间、苏醒室1间、麻醉室1间、健康评估实训室2间、妇护实训室3间、儿科护理实训室3间。主要包括智能化胸腹部检查教学仪40台、心电图机40台、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30具、快速血糖仪20个、心电监护仪5套、局部创伤模型20具、瘘管造口术护理模型60个、胎心监护仪、分娩综合技能模型、婴儿护理模型42具、老年护理模型60具等。

(3)拓展护理实训室

    外科综合技能训练组合模型5套、高级外科缝合手臂模型8套、高级外科缝合腿模型8套、表面血管结扎止血模型8套、外科打结技能模型8套、术前无菌技术模型8套、乳腺癌视珍与触诊操作模型4套。 高级婴儿心肺复苏模型、高级儿童心肺复苏模型、高级出生婴儿模型、高级儿童手臂静脉穿刺模型、高级幼儿静脉穿刺模型、全功能儿童高级模拟人8套。

3.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有白山市中心医院、通化矿业集团总院、白山市妇幼保健院。

4.学生实习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有白山市中心医院、通化矿业集团总院、白山市妇幼保健院等。

5.支持信息化教学设施

   在现代信息建设方面。我们购置、安装了教学管理和考试管理软件,建立了数字化管理体系,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使学科考试进一步与执业考试接轨。

(三)教学资源

1.教材

    专业课程选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另选用护理专业教师与合作医院护理专家参编校本教材“综合能力训练”。

2.图书文献

    校图书管有护理相关专业图书,主要包括护理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护理类实验实训手册等;护理专业操作技术类图书和实务案例类图书。

3.数字教学

    建设各学科网络题库及教学课件,配备专业相关音视光盘,购置解剖3D数字人仪器,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

(四)教学方法

    采取“用形象思维带动抽象思维”的一系列方法,如情境模拟、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云班课”等教学软件,发布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测试、布置作业或任务、开展答疑讨论等活动,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综合能力强化训练与人文素质养成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五)学习评价

(一)理论课程考核

 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以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10%;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最终以笔试为主占总成绩的60%。考核题目的设计以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为原则。

(二)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考核方式。

 以过程评价为主,占总成绩的60%;结果评价占总成绩的40%。过程评价主要依据学生上课表现、任务完成情况、操作及答辩情况等。结果评价以笔试为主。考核题目的设计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主,兼顾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为原则。

(三)实习实训类课程的考核方式。

 以实训成果为主进行的考核,即对实训过程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鉴定评分为主,占总成绩的60%;答辩、口试等评价占总成绩的20%;遵章守纪占20%。

(四)顶岗实习的考核方式。

 以过程评价为主,占总成绩的80%,由实习企业指导教师评定;结果评价占总成绩的20%,由校内指导教师评定。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考核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和校内指导教师的联系情况、纪律表现、适应岗位能力、顶岗实习手册填写和实习病例完成情况等。考核成绩根据指导教师的纪录和相关资料确定。

(五)考查类课程考核成绩评定方法。

 以上四类课程最终成绩评定方法:考试类课程总成绩为100分制,60分及格。考察类课程定四级记分制,与百分制的折算方法为:A:90(含90)—100分;B:70(含70)—89分;C:60(含60)—69分;D: 60分以下。

(六)素质教育的考核方式。

思想道德理论教育融入相应的课程中进行考核;学生参加社团、假期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等,通过考察学生的活动表现和总结材料来进行考核

九、毕业要求

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50学分,专业技能课程65学分,总计117学分,要求学生必须修满117学分方可毕业。

 

 


电话咨询
QQ客服
招生报名
就业合作
XML 地图 | 同升国际s8s.com,s8s同升国际,同升娱乐官网